你的位置:首页 > 业界观察 > 正文

艺术品日历更具象征意义:收藏实用两不像

盘古收藏网 2016/11/22 10:14:13 【字号 】 【关闭

去年,中华书局推出了《红楼梦日历(2016年)》,极度畅销,实体书店、网店甚至几次断货。今年,很多出版社似乎都嗅到了这一火热的市场,纷纷在年底推出不同主题的日历书,据不完全统计,迄今已经出版了30余种。其中,《牡丹亭日历》、《汉字之美日历》、《唐诗之美日历》等仍旧得到了大众的追捧。

但是,社会上也有一种反对的声音,觉得这种日历“两不像”,价钱昂贵不说,还没什么实用价值,简直就是“鸡肋”。当一件事物得到很多人青睐的同时,自然也会出现反对的声音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我们更应该思考:日历书,即艺术品日历为何会受到很多人的青睐。

其实,艺术品日历早已有之。早在1932年,故宫博物院就出版了《故宫日历》,该日历除了具备阳历、阴历以及节气等内容之外,还将书画、青铜器、瓷器等故宫收藏的“国宝级”文物复印在日历的反面。据当时天津《益世报》广告记载,这本日历因铜版纸印刷,价格不菲,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对它的喜爱,俞平伯、梁实秋、陈布雷等文人及政要的日记中都曾记载了对这一类型日历的喜爱。梁实秋就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坦言:“顷接故宫日历一册,既有阴阳日历可察,复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赏(二月二十与五月廿四重复),实日历中最佳之作。”《故宫日历》一直出版到1937年抗战爆发。

2010年,故宫博物院再次出版了1937年版日历,而后又推陈出新。但是,那个时候艺术品日历没有完全走入大众的视野,直到2015年才真正火爆起来。

既然它叫艺术品日历,我们就不应该将它当做普通的书籍来看待,而是要将其看成是一件艺术品。俗话说“乱世买黄金,盛世藏古董”,当一个国家或社会承平日久,解决了马斯洛心理学意义上的生理、安全和物质等需求之后,人们就开始有了文化审美的需求。而且,人们会更加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,寻找文化认同感。这几年,社会上的“国学热”恰恰就是需求这一认同感的典型反应。回看受到人们追捧的艺术品日历内容,无不都与我们传统文化息息相关。

此外,艺术品的欣赏必须要遵从“场域”,简而言之,就是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与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、所具备的经济条件等外在因素息息相关。以艺术品日历来说,喜爱它的人必须是受过一定教育且对传统文化有兴趣者。这就决定了这些艺术品日历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,它的消费者只能是一部分人。那么,它就没有必要完全遵循大众的消费方式,因为它并不是如柴米油盐那样,人人不可缺少,只要日历书的价格有科学依据且不离谱,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诟病的问题。

中国有句古话叫“道在日用之间”。以前科技不发达,日历是农业社会记录时间的重要工具,人们每天都要翻看,从而知道时令季节,以此来安排农事。现在,虽然日历的实用价值几乎被淘汰,但将文化信息附着于日历之上,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,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重视文化,并把文化看成每日必须汲取的给养,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现象。艺术品日历的象征意义要比它的实用意义还要大。

(编辑:盘古收藏网 来源:半岛都市报)
相关新闻
·网络拍卖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有多少
·重庆艺术品拍卖逆势走强 半年交易额增273%
·美国纽约艺术品经销商售假画获重罪
·艺术品信托难获高收益
·广州收藏之声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